2)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人为镜_三国之北汉燕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即便是不被惩罚,恐怕以后也不会得到重用了。幽并集团内部的宽和氛围以及敖烈大度的胸襟,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这场仗,是必需要打的。这一点。敖烈绝不会改变。历史上,中原大地后来饱受战乱,人民流离失所,甚至易子而食。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五胡乱华的局面。而鲜卑,就是五胡中最重要的一支。因此,对于鲜卑的遏制甚至是彻底消灭,敖烈的决心是坚定地,是不容动摇的。他不能容忍对鲜卑的放纵,更不能容忍五胡乱华的局面,真的生在中华大地上。

  看出了敖烈的心思,诸葛亮站起来对田丰等人说道:“诸位,适才元皓先生所言,确有道理。可是,任凭鲜卑等异族侵略我大汉土地,令边疆子民生灵涂炭,我等身为朝廷命官,又于心何安?眼下袁绍的元气尚未恢复,正是我军克定北疆的大好良机,若是错过这次机会,日后袁绍与北疆异族相互勾结,两路进犯,我等又该如何抗拒?”

  诸葛亮的话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袁绍当初为了占据冀州,就曾经勾结过乌桓人,逼得原冀州牧韩服腹背受敌,最终自刎而亡,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怎么能不引起众人的重视?谁敢保证袁绍日后不会再次勾结乌桓甚至是鲜卑、匈奴来对付敖烈?

  为自己的言论定下了大义的基调之后,诸葛亮又开始逐条分析起了田丰的论据:“我军内确实有着大量的新兵,把他们投入战场,亮也很是担忧。但,不经历战火的洗礼,单靠训练,他们永远不会成长为百战精兵,此役,正是锻炼他们的绝佳机会。异族人的装备极为简陋,刚好可以做我军新兵的磨刀石,让他们得以迅成长起来,否则,日后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袁绍大军,他们又拿什么去一争长短?”

  “另外,这场大雪来的突然,令我军毫无准备。这一点不假,但我们逆向思维一下,我军没有准备,难道那些鲜卑人便有准备吗?说起来,我军近一年来,休养生息,训练士卒,此刻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而鲜卑人遭此天灾,人人惶惶而自危、食不果腹,士气必然低落,以此分析,天时地利人和中,天降大雪,对我军和鲜卑同样不利;而地利之势,我军和鲜卑各占一半;就士气而言,我军比之鲜卑,占据着明显的人和优势。刀不磨,便要生锈;士气高涨而不为战,必然会导致我军的士气转落低谷,那样的话,我军这一年来的训练,便要彻底荒废了。”

  “最后一点,我军财政吃紧也没错。大规模的作战确实也不太现实,不过我军只是主攻一路,另外两路以防守为主,这样的战略,以目前的财政还是能应付的来的。暂时先中断对燕京的扩建,把有限的财力调用到作战上来,足以保证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