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才高八斗_三国之北汉燕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位内政能臣了。敖烈知道崔琰心中,始终都存在着为大汉尽忠的心思,否则也不会像历史上那样阻止曹操称帝,最后落得个惨死狱中的下场。如今,因为自己的到来,使得历史的轨迹也生偏转,自己先一步见到了崔琰,自然没有轻易放弃的道理,更何况,现在崔琰还是在父亲治下任职。自己完全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退一万步讲,就算自己不能让崔琰投到自己麾下,也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忠君卫国的好印象,至少,可以避免崔琰投到曹操那里去。

  沉吟了片刻,敖烈低沉的说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听着敖烈的低吟,在座的文职官员们都是心有感触,有人低头沉思,有人摇头品味。就连那些武人出身,不通文墨的武将们,也都听懂了敖烈这深入浅出、别出心裁的歌赋。

  沉默了片刻,有人率先喊了一句:“秒!果然妙哉!”接着,一片赞叹之声在大厅和院子里同时响起。在座上百位官员,都对敖烈这一《幽州台歌》赞不绝口。

  崔琰此刻也是震惊莫名。要知道崔琰不但是内政能臣,还是一位名士,所谓名士,就是有诗词歌赋流传于世的,才可配称之为名士。在崔琰眼中,敖烈这一幽州台歌,句落既不对称,用词也不押韵,但是偏偏看似平凡的用词中,蕴含的那种意境,却引人神往。越往深处想,越是回味无穷。

  半晌,收起心中的震惊,崔琰对敖烈弯腰行了一礼:“琰今日得闻威远将军佳作,大开眼界,佩服!佩服!”按理说,崔琰是涿郡太守,敖烈是威远将军,太守在东汉时期是正四品的官职,而敖烈的威远将军则是正六品的官职,虽然两人分处地方和军队两个不同的系统,但是崔琰的官职依然比敖烈要高。完全没有向敖烈弯腰行礼的道理,可偏偏崔琰就那么做了,这也说明崔琰是个心胸宽广的人,见到学识比自己高的,可以不论官职出身,弯腰向对方行礼。

  崔琰可以这么做,但是敖烈却不能泰然处之。一来敖烈的年纪比崔琰要小;二来崔琰的官职比自己要高;最主要的是,敖烈存着收崔琰为己用的想法,这么可能给对方留下骄傲自大的形象呢?于是,敖烈急忙上前两步,弯腰对崔琰还了一礼,说道:“季珪兄可是折煞烈了。”

  崔琰直起身子,看着敖烈,抚须说道:“天下才共一石,威远将军独占八斗啊!”敖烈闻言一怔,这不是后来人们称赞曹操的儿子曹植的话么?怎么被崔琰用在了自己的身上了?一旁的公孙瓒大笑着站起身来,走到二人面前,大声说道:“威远将军确实可称的上是才高八斗,瓒佩服。”三人相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一种惺惺相惜之意,油然而生。

  宴席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