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四章 荡平乌桓_三国之北汉燕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达一万五千人多人,都要接近总数的一半了。

  死亡。是新兵向老兵蜕变的最昂贵代价,在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之后,敖烈相信,剩余的两万多名新兵,很快就会破茧成蝶。在血与火的洗礼下,完成自身的转变,向老兵,甚至是向精兵的转变。每一次这样的转变,都会让大量的新兵失去生命,倒在战场上再也不能够站起来,这一点,就算是敖烈也无法改变。

  在击败乌桓大军的同时,李儒负责的暗影成员,把战果迅传递回了燕京,坐镇燕京的贾诩和荀彧在和其他文武商量过之后,决定派出太史慈带领第二支新兵部队赶赴乌桓山,同时让公孙瓒力谏田豫随军前往,接替戍卫乌桓的工作,并对乌桓子民进行汉化。田豫本是公孙瓒的部下,文武双全,和李严有些相似,无论是治政之能,还是弓马枪法,都是一流的人才。当初在敖烈出征乌桓之前,已经确定了他将来管理原大汉护乌桓校尉部的工作,代领护乌桓校尉之职。

  护乌桓校尉,是个武职,负责监督乌桓境内的人民对内奉公守法,对外不得私通匈奴人。而护乌桓校尉部,其监管地,基本就是乌桓境内,相当于一州刺史的地位,是俸禄千石的大员。把这样重要的工作交给田豫,是敖烈在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决定的。田豫是公孙瓒的部下,可是公孙瓒却力荐田豫,使其到达和公孙瓒平级的地位,这就已经说明田豫的能力和魅力,让公孙瓒赞赏不已,不愿意看到田豫这样的大才埋没在人间。

  而就敖烈自身来讲,他手上也没有太多的人选可以胜任这个职务。敖烈手下的能人虽多,可是随着对外的扩张,现在敖烈拥有的地盘实在是太大了,已经大到让他在使用人才的时候,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现象。单就地域来讲,敖烈俨然已经是天下第一大的诸侯了。至于他麾下的诸葛亮等人,虽然完全可以胜任一州刺史的任务,但是敖烈却不想把他们放到偏僻的乌桓校尉部,他们真正施展才华的地方,应该是在大汉的腹地,在中原!尤其是诸葛亮,敖烈真心想给他一个更大的舞台,让他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根本不可能让他来管理边疆事务。而田豫不同,他久居边塞,精通多个少数民族的语言,而且协调能力极强,极为善于沟通,是处理少数民族汉化的不二人选。

  再说以敖烈对历史的熟悉,他知道田豫在历史上就是治理少数民族的能手,是曹魏帝国中后期常年镇守北疆的领军人物。在他的管理下,少数民族的子民和汉人和平相处,几乎没有爆过任何的暴动,这在汉代,甚至是在整个古代,都是极为罕见的政绩了。将护乌桓校尉部交给田豫,敖烈是真的很安心。当然,护乌桓校尉部这个名字,敖烈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