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六章 决战官渡(一)_三国之北汉燕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家将士们的士气正盛,而魏军将士的士气经此一战之后必定会大幅滑落,保持对魏军的压制,就会让魏军的士气一直处于被压制状态,这对取得最后决战的胜利是有利的。

  当北汉将士按照敖烈的命令,整体向前移动了十五里,在距离曹操的大营只有十余里远近安顿好了营寨之后,曹操也已经从昏迷中彻底醒了过来。其实这已经是曹操第二次醒来了,早在刚刚回营后不久,曹操就已经醒来过一次了,当他听到李进、越兮、夏侯霸等人先后战死沙场的消息,他便再次陷入了昏迷,并且这一次昏迷的时间远比上一次要久得多,直到敖烈率军逼近魏军大营,安扎好了营寨,曹操才真正的走出了昏迷。

  因为曹操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营中诸将又被北汉精兵打的丧了胆,所以魏军上下并没有派出一支人马对安营扎寨过程中的北汉将士进行袭扰,而是任凭他们在自家的门口扎下了大寨。

  曹操在曹仁等将士的搀扶下,来到了营中的瞭望台上,远眺十余里外的北汉大营,目光逐渐变得黯淡了下来。如今,曹操麾下虽然兵力众多,可是军中锐气尽失,短期之内已经不可能在和如狼似虎的北汉将士一较高下了,而且接连折损名将,让曹操即便是想起反击,也找不到适合充当箭头的先锋大将了,若是以武力逊色的战将领头,恐怕只会招来更大的失败,那可是得不偿失之举,曹操是一定不会那么做的。思来想去,曹操觉得,眼下唯一的办法,还应以保存实力为主,暂避北汉将士的锋芒,等他们的锐气稍减,再做打算为宜。

  曹操心中思量已定,刚要开口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命令,站在曹操身后的主簿杨修忽然说道:“大王,敌军士气正盛,我军却军威堕尽,此刻实不宜与敌再做纠缠,臣建议,我军应后退三十里,再作打算才是。”

  本来曹操已经决定退军了,可是在听到杨修的这番话之后,曹操却改变了主意。为什么呢?因为曹操是一国之主,他以命令性的形式退军,还可以勉强说是战略性撤退,以图麻痹北汉将士,为以后的胜利创造条件;可是现在曹操想说的话却都被杨修给说了出来,而且说的还是如此的直接、坦白,若是杨修的这番话传扬出去,必将会对本就低落的士气造成更大的打击,恐怕会让将士们很久都不能摆脱失利的阴影了,对日后和北汉的决战,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还会主张对方的士气。

  所以,在杨修的话说完了之后,曹操怒目看向杨修,冷声喝道:“杨德祖!你无故惑乱军心,论罪当诛!来人,把杨修推下去,即刻问斩!”

  曹仁等文武大臣连忙跪在曹操身前,为杨修求着情:“大王,临阵斩将乃是不祥之兆啊。况且杨德祖本也是为了我军的安危考虑,纵然思虑不周、言语不当,但是罪不知死啊,还请大王开恩!”(未完待续!

  ps:ps:昨天大琨感冒的难受,实在支持不住了,可能是最近太累了,心也累,所以没能及时更新,对不起大家了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