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6章 这小子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_最强小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夏”大忙终于到了!在外地跨区作业的一些收割机已经回来了,参与到本地的小麦抢收作业中。不出任何意外,林书航的麦子获得了大丰收,据围观的群众初略估计,亩产量最少也有一千三百斤。后来

  经过精确统计,也验证了人们的判断,林书航的麦子亩产一千三百八十二斤,足足比相邻地块搞出了二百多斤。

  余见海在八道垛子农场的麦子也获得了丰收,县里领导还组织了现场观摩,电视台也派出了以李璐为首的报道小组,当晚就在电视上播出了。这个晚上,很多云水的老百姓看到了余见海在镜头前激情澎湃的演说,总体上就是分享了一些小麦高产丰产的小窍门,其实核心一共就是两句话,优良的品种和科学的管理。品种自不必说,电视台之前插的牌子还在,大部分人都知道余见海种的是烟-19,至于科学的管理,余见海说得很笼统,也不是在镜头前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只是像群众传达了一个信息:咱麦子长得好,最关键的是咱有技

  术!和余见海富有激情又有所保留的演讲相比,他的邻居那个一直想向余见海求些技术却不得的农户,则是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以前我一直觉得种地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觉得自己还可以。自从和余老

  板做了邻居之后,我发现自己确实落后了。他的这块地麦子起初的时候长得一点都不比的麦子好,可是等到开春后就腾腾的起来了,我多追施了一次肥也没追上,据说他是用了自己的什么特殊的技术。”最后这个不甘心的邻居对着镜头,也是对着现场的县领导和余见海喊出了自己的心声:“现在咱们老百姓种地也不容易,我恳请领导们对咱们多关注,有什么新技术推广给咱,让咱们也能多收点粮食,

  多卖几个钱。我和余老板地挨着地,费的功夫不比他少,花的本钱还比他多,收的麦子却少了一大截,眼红啊!”在那一刻,不少待在电视机前的老百姓产生了共鸣,真的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余见海一样,种出高产的麦子。也就在那一刻,很多人后悔了,后悔没有去买新稻七号,怕是到时候自己的水稻收成又要赶

  不上人家了。技术各有不同,良种却是明摆着的呀!被大家炒得一塌糊涂的新稻七号,会不会在秋天的时候大放异彩,展示出绝对的优势呢?很多没有买新稻七号的人暗暗发狠,咱们明年说什么也得买点新稻七号

  ,贵一点可是收成有保证啊!夏收之后就是夏种,云水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地形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多样性。在横亘小半个县域的云山周围,是山地,中间形成了面积大小不一的小平原。大体上南城和林庄一代就是这种地貌,适

  合水稻种植。而靠近山脚的一些小田块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