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四章 路上_当末世女穿到流放路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忻州的码头不大,来往的大中小船加起来只有十只。

  宋琬等人到的时候,最后一辆大船还有不到一刻钟就要出发了。

  不包船,八两银子一个人,他们五个人就要四十两!

  宋琬忍痛给了船夫四个十两银锭子,不行,这次去禹州一定要把花掉的钱“赚”回来!

  几个人扮作出门游玩的富家公子小姐,顾燕急是大哥,宋琬是二姐,齐涑这小子算是小弟。

  至于顾武和宋七则是家中派来保护他们仨儿的。

  比起哥哥妹妹,其实顾燕急更想和宋琬扮一对夫妻。

  “顾燕急,塔回关好玩吗?”既然是要假装出来游玩,不说点相关的话怎么行。

  宋琬坐在位置上,手托着下巴,目光望向船外,他们的座位刚好在船尾,不仅进出方便,还可以看到整个河上景象。

  “塔回关和西南边境民风差不多,比较朴实。”顾燕急想了想道。

  朴实的意思就是穷。

  西南边境由于长年打仗,留在城内的百姓并不多,大多是贫穷到不能再贫穷的人家。

  而那些有点能力离开家的人大多会选择塔回关,这样既不用担心会被战事波及,也不用真的背井离乡。

  长久以往,两城的人就慢慢融合在一起,除了西南边境的百姓比塔回关更穷,其他看不出太大差别。

  “那等我们拿下塔回关,可以让那里的百姓也中土豆。”宋琬附在他耳边,小声说道。

  “好,到时候让大家都种土豆。”顾燕急笑了笑。

  不过光种土豆不行,这玩意虽然可以做主食,但宋琬觉得它更适合做菜,真正能做主食的还得是红薯。

  宋琬心早就痒痒了,可顾燕急说还不是时候,于是心痒就只能忍着。

  可现在她有点忍不住怎么办,前面就是塔回关,顾燕急说镇守的将领是禹王的亲大舅,先前掳走齐涑,中间就有他的助力,既然如此,那么她作为齐涑的师父怎么能不为心爱的徒弟报仇呢。

  河面上,除了像他们坐的船,还有一些百姓划着只能坐一两人的简易小船在用渔网捞鱼。

  船只已经行驶了半日,宋琬饿了,看到渔民们捕了不少鱼,她也想吃鱼了。

  船上也有不少人拿着事先准备好的鱼竿坐在船边上钓鱼打发时间,能钓到最好,钓不到也没关系。

  “顾燕急,我们今天中午吃鱼吧!”宋琬说做就做,“我去找根长绳和棍子。”

  “让顾武和宋七去和他们买几条就好。”顾燕急认为不用特地费心去钓,而且现在离午时也没有多久了。

  他怕耽误她吃饭,饿到肚子。

  “几条鱼而已,干嘛花那个钱。”宋琬觉得顾燕急哪哪都好,就是不太懂持家,这可能跟他以前多少是个富二代的原因。

  宋琬想着以后一定要改掉他这个坏习惯。

  “那钓鱼总要有鱼饵,我们没准备,就只能从别人那买。”顾燕急无奈道。

  “我钓鱼不用鱼饵的。”宋琬从船上的杂物间找到了一根细长绳以及合适的棍子,“不听话的鱼,绑紧点就听话了。”

  她试了试绳子的结实度,足够钓了。

  尽管如此,顾燕急还是偷偷让顾武去买了两包鱼饵,万一钓不上来,还有鱼饵可以用。

  宋琬把绳子一头系在棍子上,边弄边道,“可惜小三子看不到我钓鱼。”

  小三子就是齐涑,他如今在三人当中最小,排第三,所以宋琬临时决定喊他小三子。

  “三弟确实没有这个福气。”想起上船后就因为晕船吐得昏天暗地的齐涑,顾燕急弯了弯唇,怪不得第一次在春风楼遇见就那么没精神气,搞了半天是因为晕船。

  “他哪里没福气,一间小包房,要十五两银子呢。”这还没到塔回关呢就花了五十多两了,她很是心疼道,“年轻人真费银子。”

  顾燕急听宋琬一口一个年轻人,不免失笑,想必是忘了她自己也是个年纪不大的姑娘。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