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三零章大铁路时代的开始_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利用这些人手中的钱来干大事。

  修建铁路是一件非常大的工程,它会消耗大量的木材,钢铁,道砟等等物资,同时,需要的人力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我大明如今百业凋敝,正好需要这样的大工程来让大明的钱变成活钱,只要钱流动到了普通百姓手中,对于各地抚民官来说,不吝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贫困之地的百姓可以通过去铁路工地上做工来赚取口粮,银钱,只要铁路一直修下去,一大群百姓就一直有活干。

  反过来,这么一大群人在工地上的消耗,又能给铁路沿线的百姓提供极大地好处,陛下,微臣以为,趁着现在大明百姓需求不高,我们应该大力修建铁路……”

  “微臣也认为此时修建铁路是一件大好事,玉山书院已经成立了专门解决铁路难题的学科,让这些人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也积累大量的经验。

  以后,我们的铁路就像陛下曾经说过的那样,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微臣敢保证,不出二十年,我们就能培育出一支精干的铁路队伍……”

  云昭与张国柱以及各部官员在大书房整整就修建铁路的事情讨论了一天。

  最后,就得出来一个结果——修建铁路的事情可以借重盐商的力量,但是,盐商只能以钱财的形式投入进取,同时获得铁路两成的利润分成。

  同时对铁路沿线的车站,可以全资投入,并获得车站的商铺运营权,并且可以获得铁路的维护权,这些权力将会被写入正式的文书中,经过蓝田代表大会委员会审议表决通过之后,写入正式的文本。

  在云昭看来,这个文本对于商人太过慷慨,张国柱等人却认为,要激发商人们投资铁路的热情,在前期给一点甜头是国相府能忍受的事情。

  在张国柱眼中,没有什么事情比快速的让大明百姓的生活好起来更加重要的。

  中原人口凋敝的厉害,需要把那些躲进深山老林的百姓引领回中原之地生活,需要让那些生产资料已经完全流失破坏的百姓离开原来的家乡,去中原肥沃的土地上继续生活。

  蓝田官员很适合干这种大兵团规模的脱贫,救困,这样做很容易快速提高大明的国力,至于那些零敲碎打的脱贫,扶困事宜,需要以后慢慢耕耘。

  其余官员走了之后,屋子里就剩下云昭跟张国柱。

  张国柱见云昭正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看着他,就不满的道:“干嘛这样看我?”

  云昭笑道:“我看傻笔的时候一般都这样看,害怕两只眼睛一起看了,会被传染成傻笔!”

  张国柱怒道:“什么是傻笔?”

  云昭道:“傻笔就是二傻子把毛笔****里展示给别人看。”

  张国柱叹口气道:“是插错了,应该插笔筒里。”

  云昭笑道:“不想当这种二傻子最好就准许我继续去弄电报!”

  张国柱冷笑道:“现如今,我们的大军正在所向披靡,我们的官员正在治理地方,全大明都因为我们渐渐从灾难中解脱出来了。

  大明兴旺的时刻就要到来,我们已经走在了最正确的道路上。

  在这个时候,你身为皇帝,亲自去弄什么电报,才是傻笔!”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