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4章 四大奸贼_大明伪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类人,可为何流言里煞有介事硬生生说两人实是暗中必有勾结,且言之凿凿李士实已把题目提前透露给了此子。”

  “苦肉计?不可能,李士实断断不可能牺牲自己的官声来成全一个士子。”老道士亦是蹙眉。

  两位老人猜了半天仍不得要领,便转了话题,谈起方唐镜的另一面,老儒生又道:“这小子还有另一项别人没有之大本事,实是财神童子转世……”

  “怪得他敢说将梳子卖与和尚,这小子,当真异想天开,很有些意思。”

  到了他俩这个境界,都知道国计民生离不开一个财字,其他什么君子不言利,都是虚的,毫不避讳。

  两人谈了许久,直到那胡学贤再次有所动作,两人的谈话才停了下来,因为文会已进入了老道最感兴趣的环节。

  既然不能再针砭人物,那么便按照流程进入正题,各人写一篇缅怀岳王的文章,吟诗作对,作词政论什么的均可,文体不限,乃是准备编入到文集中,刊行于市的。

  方唐镜此时已经与众学友交流了一圈,又回到了座位,凭栏远眺,视野开阔,世间种种尽入眼帘,山风激荡,松柏涛声阵阵,心胸陡然为之一宽,觉得这里倒是个建岳王观的好地方,便看向老道士问道:

  “老神仙,从此处往下看,江山如画,人民安康,想来岳王生前所愿便是如此罢?小子以为,此处当为建岳王观最佳之处,您老以为如何?”

  建庙宇道观最是讲究风水堪舆,以求上应星相下应龙脉,哪里可能如此随意,老道今天也是初探,种种堪舆的手段都未曾施展,怎么可能三言两语就定了下来,何况说这话的还是个对风水半点不懂的小子。

  可不知怎的,方唐镜那句“江山如画,人民安康,想来此便是岳王生前所愿罢?”竟莫名地触动了老道的心弦,不由沉思了起来。

  “夫子何为之,栖栖一代中.地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中。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老儒闻言,即伤且慨,情难自禁吟诵出了唐玄宗吊孔子的诗来,之后慨然道:

  “还我河山,岳王若能看到他守护的江山百姓今日如此盛况,当可含笑九泉矣。”

  “石渠也如此认为的?好好好,便以此地为观址。”老道下了决心,也不管什么风水堪舆,当场就拍了板。

  不过拍板归拍板,钱从哪里来?

  老道两人又把目光转向了方唐镜,问道:“原来小友便是近日声名鹊起的松江方小秀才,如此倒是极巧,小友可否帮老道想想办法,这建岳王观的观资如何筹措?”

  对这个问题,方唐镜之前就判断出老道士缺钱,倒也不是很奇怪,而且他一听老道士喊老儒为“石渠”,便知道这位老儒是名臣王恕。

  石渠,这个王恕的别号知道的人极少,不过方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