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平息京师炒粮风波_天选之国16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余日,粮价便涨到八两银子一石,而且很多粮店都打着无粮可卖的幌子。

  京师是首善之地,现在正是舆情纷纷之时,要是粮价问题处理不好,刚刚营造的舆情很可能翻转,皇上头上的光环会暗淡许多。

  确实京师左近的粮食确实短缺,不能怪奸商囤积居奇,因为往年屯粮的大户: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公侯勋贵,其在城外的庄园尽遭荼毒,损失不小。

  还好金启钱庄几年以来一直贷款给各运输公司和镖局,其在运河沿岸和大沽港仓库储备大量的粮食,战事稍有平息,便开仓卖粮,颇得朝野的一致赞扬。

  现在刚过春节,江南那边的粮食还得很长时间才能大量过来,明代的运输效率就是那么缓慢,不过社团运输公司的屯粮开始往外销售时,竟然让不死心的投机商发现了商机。

  这些粮食一直按照六块马币,也就是三两一石的价格往外销售,目前的销售形势是出奇的好,市场基本上是有多少吃下多少,但是据情报机构了解,这些粮食只有小部分进入了京师粮食市场,大部分都进入了各大投机商在京师周围的庄园仓库。

  这些投机商后面有大大小小勋贵和官绅们的影子,好多人甚至是金启钱庄的股东和大储户,这些人把金启储蓄的资金几乎都抽了出来购买粮食,同时通过内部给金启的掌柜李全双施压,让社团减缓售粮的数量,大家来合伙赚钱。

  这个事情非常的不好应对,竟然通过越洋电报传到了胡亦菲那里,胡亦菲专门就此事请示了执委会。

  林纪元当然首先问胡亦菲自己的意见,胡亦菲回答道,“我也很是纠结,如果按照那些人所说的,咱们提高价格,确实能赚到好几倍的利润,而且能够得到那些人的支持,明朝京师这段时间对粮食绝对是刚需,咱们的粮食根本不愁卖,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可能造成政治上的影响极大,舆情会对咱们不利;如果不听他们的意见,那些人能量很大,将来很可能会有人下绊子。”

  执委会众人听完,都有点难以抉择,毕竟这个真赚钱,诱惑力太大,想想几倍的收益,各运输公司差不多一年的利润都出来了。

  不过他们这个层次的人也得注意政治影响,林纪元说道,“此事还得落到崇祯皇帝头上,建议通过驻明京办事处的人给皇帝身边人通报下,让宫廷给他们施压,还有要动员一些在这里面没有利益的朝廷高官,搅黄这个事情。”

  冷春山却有不同意见,“我补充一点啊,咱们不能靠提价来减缓销量,价格维持原状,但是必须用银圆券购买,用兑换银圆券来控制数量,大规模提升咱们的货币在明朝内地的推广。”

  胡亦菲回答道,“咱们卖粮目前全是银币或是银圆券,现在金启那边,已经全力开放银两兑换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