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一)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毕竟大顺只要纺纱工,不要织布工,而英国人棉纺织业水平太次和印度差了一大截,要布又要纱。

  转型还需要一段时间,大顺需求的是长绒棉,现在孟加拉种植的是退化的印度棉。

  要等着牛二那边和各地的柴达明尔们达成土地所有权变更、等着科学院派人来这边试种棉种、等着大规模长绒棉普及之后,才会在这里兴办手工纺纱厂,继续扩大这里的手工纺纱业规模、利用倾销彻底灭绝这里的织布工。

  短时间内,大顺连孟加拉的棉纱都没兴趣。只会选择要孟加拉的棉花。

  因为大顺资本主义萌芽区,也就是以松、苏、南通为中心的棉纺织区,用的脚踏铁轮织布机无法用这种短绒棉的棉纱,铁轮织布机是和苏北南洋的长绒棉配套的产物。

  无法通用。

  但是因为大顺大规模闯关东的因素,棉花这几年价格也还行,利润不错。是以,孟加拉的棉花肯定是可以都买走的,去做棉袄棉裤的填充物。

  故而说,数年之内,加尔各答周边的棉纺织业手工业者,可能要经历一波残酷的……命运。

  或者饿死。

  或者转行。

  至少单就加尔各答周边来说,他们都不算事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而是纯粹的外向出口型纺织业。

  对此,杜锋还是比较了解的。新学这一派的人,基本都在他们体系的报刊上,看过大顺下南洋的经典案例。

  即,大顺下南洋后的孟买和苏拉特的棉纺织业大灾难。荷兰在南洋和波斯的市场,出现了一波大顺松苏棉布对苏拉特棉布的替换,导致了苏拉特的混乱。

  鉴于前朝层出不穷的织工罢业起义问题,杜锋还是有点担心加尔各答周边的织工起义的。

  是以,他这些天还要忙着搞测绘,准备日后加固堡垒、在钻石湾设置炮台、准备挖掘河流阻碍与加尔各答居民区的联系等等一系列问题。

  这么脚打脑后勺般忙了大半个月后,大顺的第二批次舰队也终于抵达了加尔各答。

  他们在加尔各答中转,并不是来支援印度分舰队的。

  大顺动员了武装商船、以及海军的运输船和一批巡航舰,在这里卸下一批人、再装上一批人去欧洲。

  之前七皇子率领的主力舰队先行一步,他们是去控制地中海的制海权的。

  沿途会在大顺的几个自己的战略支撑点、或者盟友的基地,留下快速的通信护卫舰和由特化缉私船改装的快速风帆船,串联各地信息。

  从地中海到塞内加尔。

  再从塞内加尔到好望角。

  然后是瑞典海盗盘踞销赃合作的马达加斯加,再就是法国的毛里求斯。

  靠着类似于八百里加急接力传递的办法,尽可能获知西非和欧洲的情况。

  这一批舰队没有战列舰护航,只有一批巡航舰。

  他们的任务,是把加尔各答的四个战斗工兵营中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