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六章 袁术的末路(一)_三国之北汉燕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快解决其他的几路人马。可是,袁术不傻,其他的人也不傻。

  刘表派来的黄祖,本就不是自愿前来的。黄祖私心很强,隐隐有脱离刘表自立的趋势,因此,黄祖军的一切行动,都以保存自身实力为重。根本就不和袁术派出的陈兰所部正面交锋,而是采取袭扰战术,不停地派出小股人马骚扰陈兰,沾点小便宜之后,便立刻收手,让陈兰处处受制,有一种浑身的力量挥不出来的憋屈之感。

  而代表着陶谦前来的刘备,就更不用说了,刘备的心思,更是以占据一块地盘、趁机崛起为中心,怎么肯和袁术部下,负责阻拦自己的雷薄决一死战呢?更何况,刘备历经十几年,这才在糜竺的帮助之下,组建起麾下现在这支有模有样的军队,他是绝对不可能让这支军队消耗在战场上的,这可是他实现心中夙愿的基础啊。要是把麾下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六千人马打光了,刘备还怎么实现第二步计划?还怎么实现站在权利顶峰的梦想?

  所以,刘备比黄祖打的还要小心、谨慎。今天搞一次夜袭,明天来一次劫粮,完全是剑走偏锋的招术,把避重就轻四个字挥到了极致。在保证自身实力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刘备开始了他原始积累的过程,在一次次的袭击中,刘备一点一点的蚕食雷薄所部的人马,并对俘虏进行收编;一点一点的消耗雷薄所部的粮草,并顺手掠夺掉所能掳走的物资。在屡次的偷袭中,刘备非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越变得兵强马壮了起来。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整个战斗,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僵持状态,各路诸侯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袁术派出来的七路大军,而袁术的七路大军也无法一举击退各路诸侯的人马。这样的僵持,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月,直到一个人的到来,才打破了这种僵持。

  这个人,就是敖烈。在顺利解决了北疆的事宜之后,敖烈任命崔琰为第一任的光州牧,提领大汉第十四州。在刘协下诏,正式命名为原鲜卑人所辖的地区为光州之后,就把光州也归划到了敖烈的治下,把光州的一应军政大权都交给了敖烈负责。刘协这样做,曾经遭到了朝中数十位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敖烈提领幽、并,出任幽并大都督,一人兼任两州的职务,已经是开了大汉的先例,是在不适宜再把光州也交给敖烈管辖了,那样的话,就会造成敖烈手中权柄过重,无人可以抗衡的局面。

  对此,早已今非昔比的刘协,当即进行了反驳,他指出,伪帝袁术、冀州牧、领车骑将军袁绍、司空曹操,每个人都掌握着至少一个半州的大权,但是袁术却公然称帝,而袁绍、曹操却没有那么做,可见,手中权力的大小,不是促涨野心的关键,关键的。是手握重权的人,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